艾莉通過了程式測驗的關卡,進到面試的環節,面試官先和她討論幾個技術問題,接著問了對艾莉來說最難的一題:「妳先前沒有軟體工程師的經歷,妳覺得能勝過其他應徵者的優勢是什麼?」艾莉深吸一口氣後回答,腦海浮現出這些日子來艱難的求職路。
出師不利!
半年前,因為疫情影響,艾莉被任職多年的餐廳開除,她反倒生出破釜沉舟的決心。本來只能運用下班空檔,練習寫程式的她,終於報名了矽谷的程式設計學校。她在研習中表現優異,順利結業,信心滿滿地找起工作。她想著,不出一個月,自己至少會有實習機會。
然而,艾莉沒得到任何回音。她繼續針對每一家公司,製作量身的履歷與作品集,也不忘持續練習演算法。從早上九點到晚上六點,她如同全職工作般投入心血與精神,期盼有伯樂賞識。第二個月又過去了,總算有一家公司通知面試。
當艾莉進入想像已久的科技公司辦公室,看到面試官出的程式設計題目,她十分興奮,在白板前振筆疾書,一下就解開問題,面試官依舊保持笑容:「這個程式沒有錯!只是執行效率很低,妳能否再優化呢?」
足足一小時,艾莉嘗試了數種代碼,然而面試官信手捻來,簡單幾行算式,就大幅減少CPU運算的時間。她不用等面試官客套地說等候通知,已經知道在工程師的世界,多的是比她優秀的人才。
鎩羽而歸?
進入求職的第五、六個月,艾莉陷入類似的失敗循環。石沉大海的履歷越來越多,即使得以面試,最後她都被告知:「經驗不足」。她的積蓄見底,只能回去與父母同住。她幾乎將自己關在房中,有時連飯都沒吃。一次,母親見她整天沒用餐,送杯熱牛奶進房間,卻引得她勃然大怒,因母親打斷她寫程式的思緒。雖然母親默默離去,但房門關上的那刻,艾莉十分難受,不禁自問:「我是怎麼了?」
「為什麼我找不到工作?難道這才是現實嗎?」艾莉整夜輾轉反側,天亮後,她接受現況,開始搜尋餐飲業的職缺。與應徵軟體工程師時相反,她很快被錄取,卻有說不出的失落。
雖然半年來被三百多家科技公司拒絕,四十次面試都無疾而終,但艾莉不想放棄一丁點渺小的希望,在真正回到餐廳工作前,她決定秉持初衷,完成最後一場軟體工程師的面試。
邁向下一關……
面試官聽完艾莉的回答,沉思一會才說:「即使進到這個業界,妳還是會有不亞於找工作時的挫折,很多優秀的工程師,也忍受不了這種壓力。」
然後,面試官微笑伸出手:「但我知道要跨進工程師的窄門多困難,妳展現了決心與毅力,所以我也願意在新人身上冒險一搏。」
新世界的大門,終於在艾莉面前敞開,儘管無法預測門後的風景,但她不會忘記,是一股勇氣,讓她走到這一步。
不是有機會成功才開始,而是開始才有機會成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