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/03/15
穿過古色古香的龍山寺街道,蒲公英希望基金會同仁這次來到的是「珍珠家園婦女中心」一進門,就感受到珍珠家園同仁的熱情,隨即出現的是機構負責人阿真的歡迎「你們是蒲公英希望基金會的同仁吧!很高興看到你們,歡迎來參加我們的聚會!」

來自荷蘭的阿真,有著深遂的外國樣貌,卻帶著一顆深愛台灣弱勢族群的心。原在關心龍山寺地區街友的她,因時常看見特種行業的婦女在街道穿梭,漸漸開始注意到這一族群;在一次遇然機會下,她與特種行業媽媽聊起來,「平常她們不會與人搭話的,可能是時常看見我在關心街友,就突然與我搭話,我們就聊起來了!」在那次之後,她心中就萌起要關懷這群婦女的感動。
「被阿真關懷過的人,都說她太會與人做朋友了!」說這句話的正是珍珠家園的賀姐。爽朗熱情的她,實在太好奇有不同文化的阿真,是怎麼跟台灣弱勢族群做朋友的,於是便開始與阿真一同在婦女中心服務。

聚會開始前,阿真忙著招呼進來聚會的婦女,而賀姐則帶我們走到後方的教室,她小心翼翼的拿出一件件彩色繽紛的作品,原來這些都是婦女們的創作。
「我們透過藝術輔療,來與婦女聊她們的生命。」賀姐眼神發亮的說,這些婦女大多學歷不高、不善於表達情緒,但是透過藝術輔療,能一步步引導她們訴說自己的生命歷程,並在表達和創作的過程,得到治癒。

「有些婦女,同一個生命問題說了10年,可見她被傷的有多深、有多痛!」看似爽朗的賀姐,眼神透露出不捨的說:「他們真的很需要專業治療,但又拒絕向外求助,所以我在60歲時去讀心理咨商課程,為得是能幫助她們。」在這時刻,蒲公英同仁真實的感受到阿真及賀姐對婦女們的關愛。
終於,來到聚會的時間了,阿真邀請我們一起加入聚會;一踏入聚會區,就感受到婦女們熱絡的氛圍!「她們很難安靜超過3分鐘」阿真略帶笑意的說著,從她的眼裡可見對婦女們的愛和疼惜。
聚會開始,機構的同仁們透過帶動唱來破冰,讓聚會的氣氛更歡樂;接下來,她們運用影片、生活實例,引導婦女們深入淺出的討論著當天議題;看到聚會中的每一個人都享受其中,可見她們對婦女中心的信任。

會後,賀姐與我們聊著她們關懷婦女們的狀況:「我們通常會帶著蒲公英希望月刊去關懷新朋友,月刊故事正面又淺顯易懂,很適合給婦女們看;當我們團隊離開後,還可以把月刊留下給她們;也許多婦女朋友,甚至還會主動跟我們要月刊,說也要送給朋友呢!」聽到希望月刊能與珍珠家園一同關懷弱勢婦女,我們心中滿是安慰,雖不在第一線,但仍有月刊的正面故事能留存在婦女心中,為她們帶來正面、鼓勵的力量。

「帶你們去2樓的工作室看看吧!」我們跟著機構同仁的腳步來到2樓,映入眼簾的是幾位正在忙於裁縫的大姐和阿真。
「我們正在做化妝包!」忙完聚會、絲毫看不出倦容的阿真,親切的向我們一一介紹工作室的成員和手邊正在忙製的化妝包;隨後,我們走向商品區,「這是手作卡片、這是提袋…」我們非常驚訝這些具有質感又琳瑯滿目的商品,原來都出自於婦女們的巧手;珍珠家園創立了「珍珠阿嬤」文創品牌,除了讓婦女們能透過手作建立自信,所得的收入也用於婦女們及獨居老人的生活補貼,在感動機構對婦女們的用心之餘,蒲公英同仁也以行動支持,購買了富有意義又極具質感的文創品。


看到阿真持續以熱忱服務弱勢婦女們,也讓我們好奇是什麼在支撐著她?「姐妹們的生命真實的改變,讓我覺得在做的每一件事都很有意義!」儘管在服務的過程中,珍珠家園曾碰到需多困難的特殊個案,如患有精神疾病的流浪婦女,但她們仍一視同仁、用心對待。我們祝福珍珠家園的每位婦女和同仁,能平安快樂健康的過每一天,也期待希望月刊能如同蒲公英一般,持續散播到社會的各個角落,讓正面故事繼續安慰、鼓勵人心、成為每一個心靈的祝福!
